广灵县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晋北古堡广灵之灵山西涧西村 [复制链接]

1#

年8月20日,我与家人同行来到了山西省广灵县涧西村。涧西村因在木槽涧河沟之西得名,位于广灵县城北7公里处,隶属壶泉镇。涧西村作为山西传统古村落之一,从建村到现在,已历经近年的发展,铸就了涧西淳朴的民风,和谐的村风。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涧西村为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此次我们深入涧西村,入户走访,座谈了解,先后与六名村民以及涧西村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交流,采访探讨口碑资料,调查有关涧西村的实物资料和遗存物品,以此来探索涧西村的传统民俗文化。

经过蜿蜒的小路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堡门,也叫逢吉门。西堡门原阴刻“霞蔚”(残存),文革期间遭重创,字迹不清,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是重修过的西堡门。涧西堡门共有三座分别为东门,西门,中门。东堡门阳刻楷书“雲蒸”二字。正堡门位于主街正中,现已被拆除,堡门东西各有一个石狮子,石狮现存于广灵县水神堂。

涧西之所以被称作古堡,自然离不开堡墙以保障堡内安全,堡墙把村子围起来,宛若一座小城。关闭堡门,堡内通往外界道路即行切断,外面进不来,里面出不去。据年长的村民讲,堡墙用来抵御外敌,手雷都拿它没办法,村民们在堡墙的庇佑下平安度过百年。通往村内主道并不是直通的,要经过小路转几个方向才能进入,还有种迷信说法是:古人认为邪祟是不会拐弯的,这样安置能保证村里风调雨顺,不被邪祟侵扰。

涧西最早的规模建筑物是神祠和乐楼。从涧西东堡门人村,村南就是神祠,四座神祠从西到东依次为五殿庙、龙王庙、河神庙、马王庙。乐楼民间俗称戏台,之前会有戏班子唱戏,播放电影等娱乐活动,现在乐楼已拆除。村内的墙壁上,贴有宣传图,涧西家训、涧西村村规民约,“党群共携手,同圆中国梦”等标语。村内还陈列着扇车,石磨等重要的农作工具,不同的工具,用处也各不相同。

涧西现存共有五处套院,按照从西到东的顺序,依次为大西院、隆义堂、茂德堂、积善堂、大东院。每处院落都是封闭式的住宅,对外只有一个街门,适合独家居住。现在这五处院落还在修缮之中,不允许参观。有幸在王宏文先生的带领下得以在茂德堂(3号院)去详细考察。茂德堂位于涧西村中心,它是由三进院落组成,坐北朝南,入门便是影壁,壁心和壁角有砖雕人物和花草图案,基座为束腰形须弥座。通过一座小小的垂花门,便是内宅。内宅是由北房,南房,东西厢房和垂花门四面建筑围合起来的院落。南房现建成村史馆,里面有涧西村的历史沿革,涧西王家的发展史和涧西王家的名人录。王先生向我们介绍到:北房三间,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,称为堂屋。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,形成一明两暗的格局。堂屋两侧的卧室,以东为尊,西为卑。

院内铺设的全都是青砖,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,门窗棂格图案为套叠式,即两种图案相叠加,如八方套六方式,梅兰竹菊等图案。从现有古院来看,涧西村的文化底蕴根深叶茂,源远流长。古院中的石雕艺术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,其内容题材也蕴藏着深刻的寓意,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。

茂德堂是王先生的祖宅,所以他很了解这里与其他四处院的不同之处:一个是地窖,这里的地窖是涧西村最大的,常年储存粮食和腊肉等生活必需品,地窖是北方农村的天然“冰箱”,冬暖夏凉,地窖内有道通风口直达地面以保持通风效果。第二个是吃水井,据说井深多米,从井底摇动辘轳得五个人同时进行,由于挖矿地下水位连年下降,水井最终无水,现废弃,水井后面还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。由此彰显出古人的勤劳勇敢和机灵聪慧。

该村从古至今,就有供奉观音菩萨的传统,尽管历经百余年,这一传统从来间断。观音殿内正中端坐观音菩萨手持玉净瓶彩塑像,左右为善财童子彩塑像。上世纪70年代,观音殿遭到破坏,钟楼和鼓楼被彻底毁坏,塑像均被推倒,目前观音殿还在继续修缮中。出了东门,道路两旁是有名的“涧西松”,涧西松树是该村特有的“村宝”。这些松树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,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松树根部相连,树枝相拥,已成为涧西村一道独特的景观。

东门左边是瓷厂,原来的瓷窑和烟囱还保留原貌作为烧瓷历史的见证,供后人体验参观。陶瓷工艺代代相传,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

涧西人以农发家,并就地取材,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,如流传甚广的涧西谚语“涧西烧炕——大活”、“涧西拆糕——嫌烧给我”、“涧西赶牛车”等。涧西村目前已是山西省美丽乡村项目3A级旅游乡村,得到了省地方财政的支持。现在涧西村向旅游业发展,全方面地提升涧西村基础设施水平,旨在建设成为集民俗体验和民居旅游、自然生态等诸多功能一体的美丽富裕乡村。

作者简介

王雅楠,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班学生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