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灵县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广灵县创建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县的探索与实践 [复制链接]

1#

阅读本文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“微赞台”,再点击“
  “抓*建是一项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工作、是一项务实而不是务虚的工作。我们推进示范创建工作,就是要让*员干部的能力实实在在强起来、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。”广灵县委书记李润*如是说。提升综合素质在队伍建设上引领
  示范创建离不开人,而人的素养和能力又决定创建工作的进程和质量。为了全面提升基层*员干部的综合素质,广灵县坚持通过学习培训加强基层*员干部队伍建设,推动示范创建工作。
  开辟“五大课堂”,把*治建设、能力建设、情怀建设贯穿学习全过程,为基层*员干部提供从课堂到实践、从理论到现实的“全餐服务”。一是“电大课堂”全面提升学。出台了《关于农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学习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》,与市电大合作实施“千名村(社区)干部学历提升工程”,到年底前将全县村“两委”主干学历全部提升至大专以上、委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,本科学历占比突破40%。二是“示范课堂”样板引领学。通过县委*校初审筛选、县委组织部复审推选、书记办公会终审甄选的“三审三选”,选取业绩突出、工作优秀的县级领导干部、基层*组织书记和*校讲师等一批样板,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,现场讲工作、讲历程、讲心得,累计培训人次,完成对乡村干部的培训全覆盖。三是“红色课堂”体验感悟学。分批次组织名乡村基层干部代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同路线,赴延安举办“提升履职能力,助力全县发展”专题培训班3期,近距离体会领袖情怀、体悟“红色精神”;赴原雁北地区第一个*小组诞生地——榆沟村等红色教育基地走访慰问*员、汲取信心力量。四是“实践课堂”传经送宝学。从农业、畜牧等部门抽选19名行业专家加入*课宣讲团,围绕发展绿色杂粮、有机菇菜等主导产业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等中心工作,将讲*课与开展农技下乡、产业培育等有机结合,先后在个村开展现场宣讲培训次。五是“指尖课堂”随时随地学。利用“广灵组工”“三晋先锋”等平台载体,推送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系列优质*课资源近百条,安排讲师直播讲授*课18堂;在全县个村(社区)*组织全覆盖建立*课交流
  同时,该县主动把握成为全省“‘两委’换届工作试点县”的契机,积极落实基层*组织书记县级联审机制和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,对全县名现任村干部进行资格联审,采取“六查四看”逐人筛查;同步充实符合“三好三强”标准的41名事业单位干部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,将25名在职干部和14名优秀人才补充确定为村级主干候选人,精准划定换届选举的“基本盘”,确保“选得好”。专列网格员、乡村公益岗位近百个,用于安置退休村“两委”主干及村委委员,在彰显组织关爱的同时提前稳妥化解换届矛盾,确保了“退得稳”。全面实行“基本报酬+三项保险”待遇保障机制,将全县“一肩挑”村“两委”主干年报酬提高至3.6万元;强化实绩考核,出台了《村(社区)*组织书记绩效考核管理办法》,对累计5年、10年、15年考核优秀的,分别给予事业人员、事业副科和事业正科待遇,对工作不力、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实行末位淘汰;从任职3年以上的村*组织书记中定向招录1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;按照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20%的比例提升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待遇,并为乡镇事业干部发放交通补贴,真正为广大村干部搭建*治有盼头、待遇有甜头、工作有劲头的硬平台,确保“干得住”。此外,该县接续实施“推优选苗”行动,年以来累计公开招聘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村(社区)工作人员名,确保“每村至少1名”足额配备;按照每村3人的标准,精选人充实进入全县“农村后备干部库”,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根本优化,确保“活力足”。
  “通过学习培训,我觉得自己的知识面拓宽了,责任心增强了,工作方式灵活多样了,和群众也走得更近了。”蕉山乡东崖头村*支部书记赵官和记者说起他的学习心得,颇有成就感。强化组织保障在基层治理上引领
  “现在不出村就可以在线办理便民业务,既方便,又快捷。”在望狐乡刘子进村村级*群服务中心,村民邓增旺办理完社保业务,喜盈盈地告诉记者。
  示范创建中,广灵县以建强基本阵地、规范基本制度、强化基本保障为出发点,聚焦服务基层*组织、服务*员干部、服务广大群众的功能定位,坚持打造集*治功能、服务功能、融合功能于一体的“红色家园”目标,统一规范*群服务中心标识、标牌、工作制度,建成以县级*群服务中心为龙头,覆盖全县9个乡镇和个村(社区)的“1+9+X”县乡村三级*群服务中心网络,并打造了由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任*组织书记的25个村级*群服务中心示范点,进一步补齐基层*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。
  一是创新推广联村*组织、产业*组织和在职*员进网格等管理模式,先后合并17个行*村,完成3个村的“村改居”工作;依托百疃村等3村*总支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*组织基础,组建成立“金扶农牧公司*支部”“*花产业*支部”等一批全新*组织。其中涧西村以“*建5+创五旗”为主要模式带动产业发展、盘活文旅资源、带动群众增收的做法,成功入选全省标杆示范村。
  二是研究制定了《广灵县农村*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》,以洗马庄村等19个村为试点,逐步进行阵地建设、考核问效等七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,并着力开展“四诺四评”落实情况“回头看”。目前,全县打造“四诺四评”示范点18个,个村*组织书记共办理“四诺”事项项。
  三是坚持“造血”与“输血”并重。由县乡两级领导联系帮扶薄弱村,先后为白家坟、水涧等村规划发展杂粮加工、挂面加工等产业项目,助推7个薄弱村的集体经济全部突破10万元,有效激活了内生动力。
  据了解,该县基础保障的增强和三级*群服务中心网络的建立,不但有效整合了各民生相关部门的服务资源,形成服务清单,方便开展*务*策咨询、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,而且提供医疗、教育等民生服务事项。特别是村级*群服务中心,聚焦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各村(社区)干部、工作人员、驻村干部全部入驻村级*群服务中心工作。
  此外,大力推广板塔寺村组建“治安巡逻队”维护乡村治理的成功做法,将“三零”单位创建纳入今年“争旗提档”评比范畴,以“三旗问效”促创建,先后评选“三零”单位创建一旗村51个、两旗村18个、三旗村5个,不断将基层治理工作引向深入。该县还在个村(社区)建立了“一约四会”,并为每个村推举1至2名“乡贤”,明确规定各村“乡贤”列席参加支部会议,对各类村级事务办理提出建议,实现了民事民说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决。
  “着眼*建,我们将进一步构建‘进一扇门、找一个人、办所有事’的运转机制,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,提高办事效率。”广灵县委组织部负责人对记者说。助力增收脱贫在产业发展上引领
  抓基层*建不能偏离经济社会发展,反过来,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,助农增收,也离不开*建的引领。
  示范创建中,广灵县立足抓*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,在全县51个村设置成立了“产业发展指导小组”,积极探索“支部+企业”“支部+合作社”“支部+电商”等组合发展新模式。并重点联合20个村级*组织组建成立了“金扶农牧公司”及*支部,投入多万元实施了年出栏1.4万头育肥猪的“书记项目”,以就业务工、原料收购、资产收益为主要模式,带动多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,拉动20个村的集体经济规模全部突破14万元。在组合模式引领下,“涧西古堡”“白羊民宿”等一批朝阳产业迅速兴起,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的同时,蹚出一条*建引领、组织掌舵、*员带动的产业发展新路,真正把*组织建在产业链上。
  据了解,该县壶泉镇聚和村坚持*建领航、*员唱戏,以创新探索“*员先锋指数考评办法”为切入,相继组建成立“广灵县盛兴和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”,培育引进箱包加工等一批产业项目,拉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。白家坟村*支部主动担当作为,通过承接万元县财*扶贫资金建成菌业产业园,按照8%的收益比例,每年实现资产性收益16万元,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,稳定带动户人就业增收。作疃乡大力推行“支部抱团发展模式”,由该乡平城村*支部联合4个村*支部,成立*花种植公司及*支部,2年间规模化种植*花多亩。加斗乡以西姚疃村为中心,带动本乡10村发展蔬菜大棚95亩51栋,带动周边9村发展豆角、西葫芦、大白菜等蔬菜种植多亩,户均年增收1.5万元。
  采访中,记者深深感受到,在该县*建工作中,乡乡有特色、村村有亮点。广灵的示范创建成效更有力印证了无论哪种情况、哪种模式,都离不开*组织支持保障,离不开*建引领促进。
  “今后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以观念创新寻出路,以措施创新求突破,全力推动全县基层*建工作向着系统化、精细化、品牌化的方向有力迈进。”广灵县委副书记、县长王丽萍满怀信心地说。来源:大同日报

鸿棉制衣,各学校学生

羽绒服火热预订中

还在为孩子冬季上学冷担忧吗?还在为孩子棉校服脏,没时间洗发愁吗?

来这里,鸿棉制衣,各学校学生羽绒服火热预订中,一个内胆,两件外套,精选雪花羽绒,轻便保暖,双外套替换清洗,干净每一天。让孩子一件校服顶三年。预订价格一胆双皮元。

热定魏先生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